7月5—6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办公室、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主办,成都中医药大学承办的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五五”规划教材编写会议(第20期)在成都召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总编辑李秀明,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曾芳、原校长余曙光,山东中医药大学原校长高树中等15部针灸推拿学科教材编写团队、责任编辑500余人出席会议。
曾芳致辞指出教材作为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重要依托,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衷心期盼借此宝贵契机,与全国兄弟院校碰撞思想、凝聚共识、共谋新篇,共同推动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水平中医药人才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李秀明传达了主编会议核心精神,并对 “十五五” 行业规划教材建设的整体要求进行深度剖析。他指出,教材编纂要牢牢把握中医药理论的本源,在教育数字化浪潮中积极探索创新,及时呈现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紧密贴合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培育目标,为中医药教育拓展国际视野、实现现代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 “万人计划” 教学名师、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得主梁繁荣教授在大会上做《教材编写的点滴体会》主旨报告,以其数十年深耕教学一线所积淀的深厚实践功底和丰硕教研成果为坚实根基,剖析教材编写的核心原则,精准把握学科前沿与教学需求的结合点,倾囊相授其关于教材编写的精髓要义与独到洞见,为教材建设的教育工作者点亮了一盏明灯,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指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高等教育图书编辑部主任张立军细致梳理教材编写的规范标准,明确内容审核与编排细节;数字技术中心技术专员徐笑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深入讲解数字教材编创要点,展示了融合多媒体、互动技术的新形态教材开发模式。《针灸学》《推拿学》等15部教材编写组成员就教材编写细则开展分组讨论,进一步明确编写分工,落实编写进度安排。
学校将延续精思笃行的工作作风,以更积极的姿态投身中医药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不断提升教材建设水平,为推动中医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持续发力。
(文、图/教务处 杨丽萍 审稿/胡一梅 编辑/张希 终审/王其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