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囊文创慧享微专业
一、专业介绍
青囊文创慧享微专业隶属于中药学学科门类,以“传承中药文化、创新文创设计”为核心,融合中药专业知识与现代文创技术,培养“懂中药、会设计、能传播”的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响应教育部“双千计划”,聚焦应用技能与就业适配,通过全线上教学模式,让学生掌握中药元素提取、数字文创设计、项目运营全链条能力,为中医药文创产业输送实践型人才。
专业负责人:连艳。(药学院高级实验师,从事中药资源与开发,文化与文创设计研究近10年,主持省级科普项目1项,其他中医药文创项目3项)
二、培养目标
深入挖掘中医药(尤其是中药)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将中药饮片形态、炮制技艺等元素融入文创设计的能力,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与传播策略,具备独立开发中药主题文创产品、策划推广方案的综合素质,提升在“中药+文创”领域的就业竞争力。
三、培养要求
1.掌握常用中药饮片的辨识方法,能精准阐释其文化内涵与科学价值;
2.熟练运用Photoshop、3DMAX等工具,完成中药文创产品的数字化设计与制作;
3.具备中药文创项目的策划、运营及新媒体推广能力,能独立撰写项目计划书并模拟落地;
4.形成“中药文化+创新设计”的跨界思维,具备团队协作与问题解决能力。
四、招生对象及条件
(一)招生对象
全校范围内于2025年秋季学期进入大二阶段的本科生(不限专业),对中医药文化、文创设计或新媒体传播感兴趣者优先。计划招生30人。
(二)招生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品行表现优良。留学生还应对华友好,遵守中国法律。
2.在校期间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3.每名学生可申请修读多个微专业,但单次报名只能申报1个,待修读完成后方可申请下一个专业。学生主动退出微专业学习者,可给予一次机会报名修读其他微专业。
五、修读方式(含学制、授课方式、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
学制2年。
授课方式:授课方式:全线上教学(依托“畅学杏林”平台,含视频课程、虚拟实践、线上小组协作),课程设置见表1。
表1 微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起止周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
理论 | 实践 | 线上 | 线下 | ||||||||
中药饮片辨识 | 3 | 54 | 36 | 18 | 36 | 18 | 3 | 1-15 | 秋季 | 饮片辨识考核 | |
数字媒体技术在文创中的应用 | 3 | 54 | 15 | 39 | 15 | 39 | 3 | 1-15 | 春季 | 产品设计(如中药3D模型) | |
中药文创项目管理与运营 | 3 | 54 | 18 | 36 | 18 | 36 | 3 | 1-15 | 春季 | 项目计划书+模拟运营汇报 | |
文创设计与实践 | 3 | 54 | 18 | 36 | 54 | 0 | 3 | 1-15 | 秋季 | 文创产品(实物/虚拟原型) | |
中医药文化传播策略 | 3 | 54 | 15 | 39 | 15 | 0 | 3 | 1-15 | 秋季 | 传播方案策划+线上模拟推广效果评估 | |
合计 | 15 | 270 | 102 | 168 | 138 | 90 | —— | —— | —— |
六、学分认定与证书授予
(一)学分认定
学生按要求修读课程,参与考核,所获学分不可转换为主修专业学分,不纳入主修专业平均学分绩点计算。微专业修读课程不参与本人保研排名、不计入学业预警;微专业课程考核不合格者,不影响其评奖评优和毕业资格。未能完成微专业修读的本校学生,其已修读的微专业课程学分可替代公共选修课学分。
(二)证书授予
学生完成微专业培养方案的相应课程、环节,并通过考核者,可提交结业申请。学校审核通过后,颁发微专业证书,具体时间根据学校教学工作安排确定。
七、招生时间安排及报名方式
(一)招生时间
2025年8月12日开放报名系统,8月28日24点前截止。
(二)报名方式
报名方式:学生本人登录教务管理系统,通过“报名服务”——“考级报名”——在手指标记处点击“报名”——选择拟报的专业——核对报名的专业,并勾选“我已确认身份信息、照片信息无误”——“确定报名”。
八、微专业课程费用
不收取修读费用。
九、微专业课程简介
本微专业课程体系形成“基础辨识→技术应用→设计实践→传播运营”的递进链条:先通过中药饮片辨识夯实文化基础,再学习数字工具实现创意转化,最终通过项目管理与传播策略课程完成从设计到落地的全流程训练。
1.《中药饮片辨识》,课程负责人:蒋桂华教授,依托学堂在线平台,系统讲解常用中药饮片的来源、形态特征及文化寓意,通过虚拟标本库强化辨识能力,为文创设计提供核心素材。
2.《数字媒体技术在文创中的应用》,课程负责人:彭安杰,聚焦Photoshop、3DMAX等工具实操,指导学生将饮片形态转化为数字图案、设计中药科普动画,完成从图像提取到建模的全流程训练。
3.《中药文创项目管理与运营》,课程负责人:卢君蓉,涵盖成本核算、线上店铺运营及政策合规知识,通过模拟“校园中药文创市集”策划,培养从创意到落地的执行能力。
4.《文创设计与实践》,课程负责人:连艳,以枸杞、菊花等饮片为灵感,指导学生完成“创意策划→原型制作”全链条训练,产出茶具、香囊等养生主题文创产品。
5.《中医药文化传播策略》,课程负责人:唐冬蕾,讲授新媒体推广逻辑,学生需针对青少年、养生人群设计短视频或直播脚本,通过线上平台模拟投放并分析效果。
十、咨询方式
招生咨询QQ群:18086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