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 成长可见——成都中医药大学药苑学子马来西亚海外访学纪实
近日,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学子在马来西亚国际医科大学(IMU)已顺利度过两周。置身多元文化交融的学术殿堂,同学们以开放心态拥抱国际化教育,在专业学习、文化体验与跨文化交流中收获成长。从全英文课堂的挑战到多元化混合教学模式的切换,从异国生活的适应到善意无国界的感动,这段旅程成为他们青春中浓墨重彩的一页。
学子心得体会
制药工程2023级 何天舒
初到吉隆坡,湿热空气裹着椰香扑面而来。踏进IMU的大门,校园现代感十足,走廊里混着英语、马来语和各国口音。华人同学们热情的告诉我们当地的生活方式、习惯,告诉我们哪个档口最好吃。被全英文授课轰炸,从手忙脚乱到逐渐适应。放学挤进人声鼎沸的MRT,抬头看见双子塔在晚霞中闪烁——原来这就是访学真实的温度:慌乱、温暖,又充满惊喜。
制药工程2023级 王素虹
此次马来西亚访学,学术上紧跟课程进度,学习伙伴的耐心解答让我们快速适应教学节奏,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深入。生活中,邻里的绅士礼让、保安的细心举动,让我们感受到当地的友善;学生会会长热情介绍校园与周边,司机分享商圈信息,让初来乍到的我们倍感温暖。这段经历不仅提升了跨文化沟通能力,更让我明白善意无国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尊重与热情,是最生动的“课程”,也教会我以更开放的心态接纳世界。
中药学2023级3班 秦媛
初到马来西亚国际医药大学(IMU),深刻感受到其多元文化与国际化氛围。校园设施先进,师生互动频繁,学习氛围浓厚。吉隆坡日常交流常使用英语,也有大多数居民和学生能使用华语与我们交流,他们热情友善,让我们能加快适应环境。这里的基础设施也很完善,公寓楼下配有健身房,游泳池等。此次访学让我们感受到不同国家文化的多元性,令我受益匪浅。
中药学2023级2班 董娅玲
IMU大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开放与多元。校园绿植葱郁,不同肤色的同学热情友善,课堂氛围轻松又专注,师生互动也很融洽。在我逐步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当地文化融合的自然与包容。同时,在这一周里,我尝试自己动手做饭,也品尝了很多马来西亚当地特色和经改良的中国美食。一周收获良多,现在,我对后续行程满怀期待。
药物制剂2023级 符蕤鸶
在初到马来西亚的这段时间里,我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现在渐渐适应了这边的学习生活。IMU大学的课堂氛围开放,同学们热情友好,还有一对一的帮扶同学帮助我快速融入新的环境,老师们都十分和蔼友善,为我减轻了初来乍到的紧张感。这里的生活节奏舒适,饮食多样而新奇,也让我开阔了眼界。我想这段经历必将成为我大学生活中宝贵的财富,激励我不断探索世界。
药物制剂2023级 陈佳梦
作为人生第一次踏出国门,马来西亚访学之旅处处充满惊喜。和朋友们在陌生街头笨拙地办理电话卡、精打细算采购物资,这些日常琐碎都成了鲜活的趣事。周末漫步茨厂街感受烟火气,仰望双峰塔的璀璨灯火,脚步逐渐与这座城市同频。最难忘的是大马人阳光般的微笑与热心,让异国生活浸润着踏实暖意。这趟旅程教会我:第一次远行的意义,不仅在于风景,更是在陌生中收获的勇气与世界给予的温柔善意。
中药学2023级1班 陆思铭
第一次坐飞机出国,落地时腿还有点飘。药物分析课全英文,术语绕得人晕,翻译软件按得手酸。下课跟着同学找餐厅,点了海南鸡饭,鸡肉嫩得滑筷子,酱汁带点姜香。慢慢嚼着饭,看邻桌本地人用马来语说笑,觉得这一周,从飞机舷窗到餐桌,都挺新鲜。
中药学2023级2班 郭昱汐
在IMU的访学中,系统学习了药物分析(如HPLC操作)与药剂学基础(乳膏/栓剂制备),深入研究了热带气候对药物储存的特殊影响及本地草药特色。全英文教学环境显著提升了专业理解能力,独立生活锻炼了适应力。通过椰浆饭、叻沙等美食体验文化融合,在多元宗教共存的校园中体会包容的深意。这段经历将专业知识、文化体悟与个人成长凝练为持续滋养的"缓释制剂",为未来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编辑/王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