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杏林求真”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圆满举办
2025年9月28日上午,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后联谊会主办、针灸推拿学院承办的第三期“杏林求真”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人才项目申报经验分享与撰写技巧研讨会在温江校区弘景6号楼410会议室顺利举行。
活动特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小菁研究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杨欣研究员、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徐世军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创新研究院李杰老师作专题报告;成都中医药大学人事处副处长游宇、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蔡定均、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院长陈姣等出席活动;校内外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及青年教师等40余人参会。
活动伊始,学校人事处副处长游宇、针灸推拿学院院长蔡定均分别致辞。她们强调,学校、学院高度重视博士后和青年学者的成长发展,指出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是加强青年博士后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旨在搭建开放共享的学术舞台,促进跨学科、跨学院、跨学校的思想碰撞与智慧共享,通过持续拓宽学术“朋友圈”,建设具有成中医特色的博士后学术交流平台,并鼓励大家积极把握各类人才项目申报机会,提升科研竞争力。
在专家分享环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小菁研究员以《VDAC1调控的脂肪酸代谢在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国自然基金申报分享》为题,展示了其在心血管疾病机制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并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选题思路、科学问题凝练、项目申报研究基础等方面分享了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宝贵经验。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杨欣研究员则结合自身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经历,以申报书为例,系统梳理了申报要点与常见问题,并围绕摘要、立项依据、研究基础、立项创新性等关键环节,为青年学者提供了详实可行的撰写指导。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徐世军教授以《讲好中医药的故事》为题,从叙事逻辑与表达策略的全新角度,深入分析了申报书如何通过清晰的科学故事线提升说服力与感染力,为青年学者如何在项目申报中彰显中医药特色、提升课题吸引力和创新性提供了重要启发。
中医药创新研究院李杰老师则以《我与国自然的150天——浅谈申报感悟》为主题,生动讲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的申报历程与心得体会,并针对青年学者常见的申报难题提供了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其真诚分享引发了在场青年学者的广泛共鸣。
本次活动内容充实、节奏紧凑,为我校博士后和青年学者搭建了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有效提升了大家的科研项目申报能力,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与会青年博士后人才纷纷表示,此次交流活动“干货满满、受益匪浅”,为后续项目申报与科研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方向与动力。
(图文/蒋悦悦 校审/陈 姣)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